王一梅被誉为郎平第二,一记扣杀击败日本主力,退役后任三职

  • 首页
  • 云星海景台好玩吗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云星海景台好玩吗 > 新闻动态 > 王一梅被誉为郎平第二,一记扣杀击败日本主力,退役后任三职
    王一梅被誉为郎平第二,一记扣杀击败日本主力,退役后任三职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5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    中国女排,"铁榔头"郎平是代名词。进入新世纪,另一个身影用同样震撼的力量登场——王一梅。她的扣球,让无数人看到“郎平第二”的影子,尤其对日本队的木村纱织,更是屡次上演“硬碰硬”的经典。可大梅自己,却总是谦逊地摇头,觉得离那位伟大偶像,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。

    从泳池到球场,一次意外的转身

    1988年的春天,王一梅出生在辽宁大连。这孩子从小就显出不安分劲儿,个头儿也比同龄人高一截。

    7岁那年,家里把她送进体校,最初的四年,她都在泳池里扑腾。长胳膊长腿,游泳教练觉得是棵好苗子,她也真练到了省游泳队。可就在她以为要跟水打一辈子交道时,省体校的女排教练看上了她日益拔高的个头,觉得排球才是她的归宿。

    这一商量,王一梅的人生轨迹彻底变了方向。2000年,她正式告别泳池,进入辽宁女排少年队。谁说跨界难?这四年游泳练出的体魄和韧劲,恰好为她日后的排球生涯打下了最硬的底子。

    横空出世,这姑娘扣球能断标志杆?

    没多久,王一梅就在少年队里冒尖了。2002年进了辽宁一队,同年就进了国家青年队。那届世青赛,她第一次亮相国际赛场,就拿了“最有价值球员”,那潜力,藏都藏不住。她身高1米90,身体素质真是没得说,扣球、发球,力量都是顶级的。

    当时国家队主教练陈忠和一眼就看中了她。正好,雅典奥运会夺冠后,冯坤、赵蕊蕊她们慢慢淡出,中国女排有点青黄不接,王一梅的出现,简直是及时雨。她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上,一记记重扣砸得对手找不着北,外国媒体叫她“郎平第二”,国内球迷亲切喊她“大梅”。

    进了国家队,陈忠和对她那叫一个上心,经常给她开小灶,加练。结果有一次,她一个扣球,‘咔嚓’一声,直接把排球标志杆给砸断了!队友们都笑疯了:“以后谁砸断标志杆,奖励个鸡腿!”那时候的大梅,真就像陈指导手里的一把重锤,砸谁谁疼,是他手里的一张王牌。

    体重,和甩不掉的伤病

    可这把“重锤”,也有自己的烦恼,那就是体重。王一梅的身体素质好,但也天生骨架大、肌肉壮,不是那种纤细型的。这体型给了她力量,却也带来了困扰——体重控制成了她职业生涯绕不开的话题。每次国家队集训完回地方队,体重就容易“撒了欢儿”往上涨。

    据说2007年她回国家队,陈忠和再看见她时都吓了一跳。漳州训练基地的电子秤,最大量程是100公斤,她一站上去,直接爆表!急得教练组赶紧给她定制食谱、加练单车游泳,队医像个“饮食保镖”似的盯着她。大梅也真拼过,有一次硬是在20天里减了20斤,那对运动员来说,真是玩命了。

    她从小练游泳,水下消耗大,可上岸后代谢慢点,加上训练间歇稍微放松点嘴,体重就容易反弹。这不光影响状态,更要命的是,她的腰伤跟这关系太大了,体重一上去,腰就容易犯病,然后影响上场时间。

    从陈忠和到后面的蔡斌、王宝泉,再到郎平,几任国家队主教练都对她的体重提过要求,目标从九十公斤到九十七公斤,但她始终很难长期稳定在那个数字。比如2010年大奖赛,她腰伤犯了,体重又过百了。虽然带着伤,她还是能在关键时候砍下二十分,帮助球队赢球,但整体来看,主力位置多少还是受到了影响。

    谁还记得?她曾两次把木村纱织打蒙

    即便体重、伤病困扰不断,王一梅还是在赛场上留下了让人忘不了的瞬间。尤其是两次把日本队的核心球员木村纱织“打蒙”,那真是球迷心里的经典场面。

    第一次是2008年世界女排大奖赛,打日本队,我们0比2落后,特别被动。暂停时,陈忠和教练还是笑着说:“没事,我们还有王一梅呢。”

    结果呢?关键时刻,大梅一个直线重扣,排球不偏不倚砸中木村纱织的脸!木村当时就倒地了,过了好几秒才缓过来。这一球,士气一下子就起来了,中国队最后硬是翻盘赢了。

    三年后,2011年世界杯,中日再碰头。王一梅面对日本队三个人拦网,直接“咣”一下,又把球砸向了木村纱织的防区!当时场边测速显示,这球时速89公里,估算冲击力超过150公斤。日本电视台后来还做了个实验:用同等力道的发球机,能轻易击碎五厘米厚的瓦片和一点五厘米厚的木板。那一刻,王一梅简直就是球场上的“终极武器”,那些年中国女排的进攻,就看她这杆大炮了。

    没有功成身退,只有换一种方式热爱

    2005到2013年,王一梅给国家队打了八年球,换了五任主教练,可硬是没拿到三大赛的世界冠军(奥运、世锦赛、世界杯),这真是她,也是好多球迷心里的遗憾。

    特别是2013年郎导重新回来,她提出主攻必须能接好一传的新要求。这一下,对主要靠重扣得分、后排相对弱点的大梅来说,太难了。她最终没能留在国家队。

    离开国家队,大梅没说退役。她去了土耳其联赛,给一支叫特拉布宗体育的队当外援,打得挺好,是队里的得分主力。她说:“我就是不想待着不动,想出去看看别人怎么练的。”

    2015年她回国,16-17赛季回了辽宁队。刚回来时状态一般,上场不多。但打着打着,感觉回来了,有场对北京的关键球,她一个人拿了24分,帮球队进了八强。老将的价值,关键时刻就看出来了。她一直在队里默默等着,像是在等个能接她大旗的年轻队员。

    直到2019年,辽宁女排俱乐部成立,王一梅的身份变了,她成了俱乐部总经理,从赛场走向了管理层。可当了领导,不代表不练了。她总往训练场跑,不光指导,有时候还亲自上场跟队员对抗,胳膊都打红了。

    有球迷看她短视频问:“大梅你都当老板了还陪练啊?!”她笑着回:“不打球,我浑身不舒服。”就是到了职业生涯最后那两年,球队一传不稳,教练还是会派她上去顶一下,为此她也苦练过一传。

    到了21-22赛季,段放她们年轻队员慢慢挑大梁,大梅才算真正退到二线,但她一直没正式说退役。现在的大梅,过了三十,生活也挺自在,常在网上发跟朋友聚会的照片,玩玩手游。更让球迷吃惊的是,她瘦下来后,脸都变尖了,好多人说“快认不出了,这还是以前那个胖胖的大梅吗?”

    她没拿到世界冠军,但她在中国女排最困难那些年,用她的“重炮”硬生生扛起了进攻大旗,是无数球迷心中的无冕之王。从那个砸断标志杆的姑娘,到让对手发憷的“大炮”,再到今天管理球队的王总,她的人生,没啥惊心动魄,就是一步步踏实往前走。

    她就是王一梅,不是谁的影子。她说:“赛场有终场,人生有尽时。但女排精神,是永不退役的。”这话,就是她最好的写照。她对排球那份放不下的爱,肯定会用别的方式一直燃下去。